Iccsz訊(編輯:Aiur) 隨著數輪5G網絡測試相繼進行,5G商用進程正不斷向前發(fā)展。目前,全球幾乎所有通信企業(yè)都推出了自己的5G網絡解決方案及相關產品,向業(yè)界闡述企業(yè)對5G的理解與規(guī)劃。5G網絡承載網與光通信息息相關,9月28日,在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的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布會上,亨通光電總工程師史惠萍博士發(fā)表《助力5G發(fā)展,打造堅強基礎網絡—亨通新型棒纖纜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演講報告,講述亨通光電在5G網絡的當前布局和未來規(guī)劃。
亨通史惠萍博士發(fā)表5G報告
5G發(fā)展與挑戰(zhàn) 亨通深入理解
當前,業(yè)界公認5G網絡將表現為三大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帶(eMMB)、關鍵業(yè)務型服務(uRLLC)和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
5G公認三大應用場景
5G是新一代的無線網絡,需要滿足廣域覆蓋和熱點高容量,意味著移動終端間的聯網需要千兆級數據傳輸速率與極致的容量能力,增強型移動寬帶eMMB對應廣覆蓋和高容量需求。
其次是關鍵業(yè)務型服務,史惠萍博士認為uRLLC特點是低時延和高可靠性,能夠滿足汽車、機器人和醫(yī)療等場景對網絡穩(wěn)定性的要求,保障萬物互聯傳輸的安全與便捷。
第三是海量機器類通信,即當前的熱點物聯網(IoT),5G網絡的高速率、大容量和低時延為萬物互聯奠定基礎,讓聯網不在局限于傳統(tǒng)通信設備如手機、電腦等,讓數據傳輸延伸至更多可穿戴設備,固定設備,讓家居、城市充滿智慧。
前景與挑戰(zhàn)并存,盡管5G網絡會引發(fā)時代變革,但目前正面臨著很大的挑戰(zhàn),尤其是作為基礎設施的光通信網絡架構是5G發(fā)展的短板。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認為,5G不僅是無線,其99%以上是有線基礎設施,主要是光纖網絡,而光纖網絡當前架構、速率、時延都不能滿足5G網絡的要求。
史惠萍博士認為5G網絡需要更加靈活的網絡基礎,這迫使光通信網絡進行重構,采用ROADM技術改善光網絡架構。同時SDN/NFV的控制與轉發(fā)解耦,讓控制功能集中化、轉發(fā)功能分布化、硬件IT化和標準化,實現控制面對轉發(fā)面和接入面可編程控制的扁平化、敏捷化架構。5G網絡邏輯架構將分為控制平面、接入平面和轉發(fā)平面,而接入和轉發(fā)必然離不開光纖光纜的支撐。因此,應對5G網絡發(fā)展的挑戰(zhàn),尤其在高密集接入可以部署大量的光纖光纜。
史惠萍博士指出,全球光纖市場空間十分巨大,全球光纖覆蓋僅約30%,國內如中國移動預計將進行4000億以上的投資和5億以上的FTTH端口覆蓋,三大運營商對光網絡投入將維持很長的時間。
自主核心技術讓亨通走的更遠
亨通光電完整的棒-纖-纜產品與方案
光纖網絡作為5G發(fā)展的瓶頸正受到光通信產業(yè)鏈積極的攻關,亨通光電是中國光纖光纜代表之一,在核心技術光纖預制棒方面是國內為數不多具有自主產權的企業(yè)。亨通光電經過多年攻關、在光棒、光纖方面的申請量達354件,發(fā)明專利131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5%以上,具備各類新品光纖的研發(fā)能力。
史惠萍博士介紹,亨通光電全技術平臺包含高穩(wěn)定的CCVD沉積技術、200mm在線+離線RIC技術、OVD多噴燈工藝技術、2800m/min高速拉絲技術和智能化裝備,實現芯棒與包層智能化選配以及研發(fā)出超低損耗光纖
目前,亨通光電采用超低耗關鍵技術,形成100G通信系統(tǒng)光纖、接入網光纖、海洋光纖和400G大容量通信系統(tǒng)四大系列產品與解決方案,性能滿足5G對網絡低時延和大容量要求。
史惠萍博士還向業(yè)界分享了亨通光電光纖光纜解決方案,其中5G前傳拉遠光纜技術方案,以5G基站演進方向為依據,將室內光纜的精細化制造技術延伸至室外,滿足5G高密度接入的快速、可靠布線要求。
新技術和新產品商用成果展示
1、自主研發(fā)的陸地大容量長距離通信G.654.E單模光纖應用于寧滬量子保密干線中,是全球首次將G.654.E光纖的量子通信應用。
2、BoneCom G.654.E新型光纖光纜成功應用于新疆哈密-巴里坤國家大容量通信試驗工程,為國家400G通信建設提供關鍵材料并在工程中率先通過聯通國家干線驗收。
新聞來源:訊石光通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