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1月3日,IMT-2020(5G)推進組給出的消息稱,中國5G技術研發(fā)試驗第三階段測試中,華為率先于2018年12月27日以100%通過率完成5G核心網安全技術測試。
目前,中國5G技術研發(fā)試驗共包括5G關鍵技術驗證、5G技術方案驗證和5G系統組網驗證三個階段,想要商用5G網絡,這三個測試階段是必須要測試通過的,而愛立信、諾基亞、高通、華為等廠商等都在跟三大運營商一起,進行這三個階段的測試。此番,華為率先通過這個測試,意味著國內離商用5G網絡又進了一步。
在5G技術上,華為的累積要比其他友商更多,這點從實際測試通過的進度上就能看出。在中國5G技術研發(fā)試驗的三個階段中,第一、第二階段,以及第三階段的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功能測試中,華為5G核心網均率先以100%通過率順利完成。
在這之前,華為已經攜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率先開啟了5G核心網的組網工作,單從推進進度上來說,華為要比諾基亞、愛立信和高通更快,而目前華為的5G基站已經廣泛被三大運營商開始測試,按照這個速度他們預計能占到相應5G設備采購訂單一半以上。
國內5G網絡何時開始試商用?
按照之前三大運營商的表態(tài)來看,2019年第三季度將在國內完成可商用5G網絡的搭建工作,也就是說從今年第三季度開始,運營商就可以在一些重點城市進行5G網絡試商用。
目前5G網絡的三個測試都完成后,接下來就是運營商進行最后的組網過程,同時還有網絡終端兼容性的測試,這些流程走完后就開始試商用。所以這次第三測試階段完成后,基本上可以理解為運營商能進行5G試商用的測試了。
華為目前5G進度
華為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被認定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最終方案,這個標準可以同時滿足ITU的超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三大類應用場景需求。在之前的3GPP的5G毫米波商用通話等一系列測試中,華為完成了對自家Balong 5G基帶的測試,而現在的他們已經有能力題提供5G網絡下端到端的全方案支持。
此外,前段時間ESTI給出的專利數量顯示,力挺Polar碼的華為排在第一,專利數據達到了49.5%(擁有51族專利),我們熟悉的高通排在了第四位,專利占比只有5.8%,遠遠落后華為。
2018年12月18日,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首次對外表示,他們已獲得了超過25份5G商業(yè)合同,在5G商業(yè)合同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并已出貨了逾1萬個5G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