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級戰(zhàn)略,5G和千兆寬帶經過近些年的發(fā)展和提速,已在中國遍地開花。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近期工信部印發(fā)了《“雙千兆”網絡協同發(fā)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政府加大對雙千兆網絡協同發(fā)展的政策力度,重點強調從網絡建設,承載增強,行業(yè)賦能,產業(yè)筑基,體驗提升,安全保障六個維度推進,表明中國的網絡建設已經進入新的階段,由單一追求網絡建設速度向最大化釋放網絡價值轉變,由網絡獨立發(fā)展向均衡協同發(fā)展提高效率轉變。
打造精準承載網絡,服務千行百業(yè)
如果說5G和光網寬帶是傳輸豐富的“千兆級應用”的毛細血管,那么承載網絡就是連接和調度毛細血管的大動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承載網絡來說,更需要及時預判網絡需求和發(fā)展新形勢,筑好新基建之‘基’”。中興通訊副總裁、承載網產品線總經理陳宇飛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陳宇飛看來,未來的承載網絡需要具備3個“一網打盡”的能力。
第一,一網擔百業(yè)。承載網絡需要具備“精準服務”的能力,針對不同服務等級的業(yè)務提供明確的差異化時延、網絡可用時間等。
第二,一網連多云。承載網絡要需要具備云網一體開通,一點部署的能力。
第三,一網任隨選。針對類型多,差異化的云業(yè)務,承載網絡需要同時兼顧大容量和小顆粒的能力。
5G網絡將不僅承載傳統的消費者接入,還將需要支撐to B垂直行業(yè),這對承載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用一張網精準的服務好千差萬別的千行百業(yè)的to B垂直行業(yè)應用,這不僅是5G網絡面臨的挑戰(zhàn),而是對全網的挑戰(zhàn)。
憑借在5G全領域的能力,中興通訊已陸續(xù)在冶金、礦井、港口、生產制造等工業(yè)場景應用5G技術,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取得了很多令人欣喜的成果。對于承載網來說,打造一張精準的承載網絡是升級目標。陳宇飛表示,具備“精準管道,精準同步,精準診斷及精準管控”這四大特征的承載網絡,才能服務好千行百業(yè)的應用。
第一,精準管道,指的是管道要具備Mbps級別靈活硬切片粒度,超低時延和抖動,并可以根據業(yè)務的不同提供差異化的帶寬、時延、抖動等能力。
第二,精準同步,指的是端到端ns級別時間同步精度能力,尤其可以滿足如緊急救援、全息VR等對時間同步要求高的應用場景。
第三,精準診斷,診斷堪比與網絡“體檢”,通過AI機器學習及大數據分析,提前預判網絡風險,降低網絡故障率,優(yōu)化網絡。包括了如業(yè)務隨流檢測、ms級業(yè)務狀態(tài)監(jiān)控、網絡實時診斷、分鐘級故障定位恢復等。
第四,精準管控,承載網絡跨越接入、城域、骨干,實施精準將極大的降低運維難度,減少投入,我們認為端到端切片自動編排、分鐘級業(yè)務自動開通、網絡狀態(tài)可視,提供靈活的切片運營模式都是必須。
目前,中興通訊已經發(fā)布了5G精準承載網解決方案,并攜手眾多運營商合作伙伴積極開展應用,收獲了廣泛的認可。
攜手產業(yè)合作伙伴,加速云網融合
當前政企客戶上云業(yè)務越來越多,云網融合也是ICT行業(yè)大勢所趨,我們要用網的能力支撐云的發(fā)展,用云的理念優(yōu)化網絡資源。云和網從彼此獨立到互相協同,再到技術架構趨向一致,最終逐漸一體。在陳宇飛看來,聚焦云網融合將會更加聚焦客戶的體驗,網絡要向極速、智能、敏捷方向發(fā)展演進。
極速:承載網主要應用于云間的高速互聯,200G+的超長距光傳輸網絡,搭配扁平化網絡和Mesh化光纜連接,將成為主流。
智能:多云互聯需要更加智能化的承載網絡能力,新型新型智能IP網絡引入FlexE/SRv6/VxLAN/SDN等新技術,實現智能化和服務化重構,可以助力運營商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實現多種云業(yè)務統一承載、多云調網。
敏捷:SRv6實現網絡端到端可達、業(yè)務可一跳直達入云。
光網絡和IP網絡是云網融合的基礎網絡,長期以來,中興通訊非常重視在光網絡和IP領域的研發(fā)投入和新技術布局,率先完成了單載波800G現網試點,承建了中國電信全球最大的ROADM網絡和中國移動全球最大的光電混合交叉100G/200G商用網絡,200G國內市場份額保持40%左右。經過多年在底層技術上的持續(xù)投入,中興通訊IP產品競爭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核心路由器產品獲Globaldata產品評級中management項最高Leader評級,IP產品在內蒙完成中國電信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設備開通和業(yè)務上線。
當前運營商已開始規(guī)模建設新型5G承載網,中興通訊積極支持國內5G建設,在今年3月剛剛中標中國移動SPN設備新建集采項目,入圍全部26個省份,獲得11個標包第一份額,總體份額穩(wěn)居前二的成績。攜手我們運營商戰(zhàn)略合作伙伴,積極試點,推動5G賦能千行百業(yè)。
中興通訊采用FlexE+TSN技術首次實現了小顆粒業(yè)務(Mbps級別)的剛性隔離,解決了管道內流量搶占和時延補償等難題。網絡更易于部署,同時具備非常好的兼容性和擴展性。2021年1月,中興通訊首家完成中國移動SPN 10M小顆?,F網測試,標志著小顆粒硬切片技術從標準向現網部署邁出堅實的一步,為高價值專線和垂直行業(yè)切片應用的規(guī)模商用鋪平了道路。
未來承載網絡需具備三大能力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伴隨垂直行業(yè)大規(guī)模的數字化轉型,量變將引發(fā)質變,承載技術體系進一步升級。面對千行百業(yè)萬物互聯,中興通訊認為,未來承載網絡需具備如下三大能力,其一是滿足大規(guī)模確定性業(yè)務需求的能力。其二是具備泛在的服務化能力,即讓網絡講應用的語言。其三是讓網絡內嵌安全基因,具備基于零信任的原生安全能力。承載網也是基于這三大能力在做相應的規(guī)劃。
大規(guī)模確定性需要突破硬管道的網絡資源限制,提供更廣泛的確定性能力。中興通訊基于Native IP提出大規(guī)模確定性IP網絡。由于天然具備更好的適應性,該網絡無需復雜的時鐘同步。在此基礎上,引入周期調度機制,調度周期以及浮動周期之間的映射關系可以通過芯片自學習獲得,避免了復雜的人工配置。
其次,泛在服務化將網絡能力封裝為云的服務語言,支持敏捷商業(yè)創(chuàng)新。中興通訊提出服務化網絡模型,在基礎網絡和應用之間新增服務層,構建松耦合、高擴展、易維護的泛在服務化網絡,通過分布式數據庫主動推送給應用,打造“輕量級”的網絡服務,直接與應用進行對話。泛在服務化網絡可以提供最開放的云網一體化能力以及最廣泛的接入能力。
最后,零信任原生網絡安全護航千行百業(yè)數字經濟。中興通訊面向未來網絡的安全需求,致力于構建原生的安全可信機制,利用區(qū)塊鏈、密碼學等創(chuàng)新技術,對未來網絡架構進行重新設計,提供從基礎設施到應用層的端到端服務,自底而上構建一整套安全可信網絡架構,從基因上賦予網絡牢固的安全可信屬性和能力,為未來網絡協議體系和網絡服務提供更為堅實的安全可信基礎,從根本上解決互聯網面臨的安全可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