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C2025全體會議:聚焦硅光子、空間光通信與數據中心技術革新

訊石光通訊網 2025/2/26 10:25:57

  ICC訊  2025年全球光通信領域規(guī)模最大、影響力最深遠的行業(yè)盛會——第49屆光纖通信大會暨展覽會(OFC2025)將于4月上旬正式拉開帷幕。作為行業(yè)技術趨勢的“定調者”,本屆OFC以“探索蓬勃發(fā)展的光通信與網絡產業(yè)”為主題,匯聚全球頂尖學者、企業(yè)領袖與技術先鋒,共議光通信技術革命與產業(yè)未來。

  近日,主辦方公布了全體會議(PlenarySession)的核心演講陣容,三位行業(yè)領軍人物將圍繞硅光子技術范式轉移、空間光通信應用及數據中心擴展矛盾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為大會奠定前瞻基調。

  全球光通信“中樞”再啟,規(guī)模與議題雙升級

  據官方數據,本屆OFC預計吸引來自83個國家及地區(qū)的超過13,500名注冊者,600余家全球頂尖企業(yè)將參展,覆蓋從光纖材料、芯片設計到網絡架構的全產業(yè)鏈。會議期間將舉辦數百場技術演講與行業(yè)論壇,聚焦1.6T傳輸、人工智能(AI)驅動網絡、相干無源光網絡(Coherent PON)、線性可插拔光學器件(LPO)、多芯光纖、數據中心技術及量子通信網絡等前沿領域,為學術界與產業(yè)界搭建深度協(xié)作的全球樞紐。

  全體會議演講陣容揭曉:技術革命與產業(yè)矛盾的雙向碰撞

  作為OFC的“靈魂環(huán)節(jié)”,全體會議歷來是行業(yè)趨勢的核心風向標。本屆大會邀請了三位重量級嘉賓,從技術突破與產業(yè)挑戰(zhàn)的雙重視角,解析光通信的未來路徑:

  1.硅光子技術范式轉移:從“鍵合”到“直接外延”的可行性之爭


  香港科技大學榮譽研究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IEEE/OPTICA會士劉紀美(KeiMayLau)將以《硅光子技術:從III-V族材料鍵合到直接外延的范式轉移是否現實?》(A Paradigm Shift From III-V Bonding to Direct Epitaxy for Silicon Photonics - How Realistic?)為題,探討硅基光子集成技術的關鍵瓶頸。作為光電子領域先驅,劉教授深耕III-V族半導體材料數十年,其團隊在硅基光電子器件集成領域的突破或將重新定義光互連芯片的制造路徑。她將直面技術路線爭議,剖析直接外延工藝的可行性及對下一代光子集成電路(PIC)的潛在影響。

  2.空間光通信:從月球到深海的技術跨越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光與量子通信團隊負責人BryanS.Robinson博士將分享《空間光通信:當前能力與未來機遇》(Space-Base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Present Capabilitie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作為NASA首個太空激光通信項目“月球激光通信演示”(LLCD)的首席系統(tǒng)工程師,羅賓遜團隊成功實現了地月間高速激光通信的突破。其演講將延伸至海底光通信、量子通信網絡等新興場景,揭示激光通信技術從太空到深海的全域應用潛力。

  3.數據中心擴展與接口速率的矛盾:微軟技術院士發(fā)出警告


  微軟硅技術院士、Fungible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Pradeep Sindhu博士的演講《數據中心規(guī)?;c接口提速的矛盾》(Scaling Data Centers is in Conflict with Increasing Interface Speeds)將直指行業(yè)隱憂。作為網絡硬件革命的標志性人物(曾創(chuàng)立瞻博網絡并發(fā)明革命性數據處理器DPU),Sindhu提出:以太網交換機接口速率的持續(xù)提升正與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的能效目標背道而馳。他警告稱,突破400Gbps后的接口速率將受限于芯片晶體管速度與交換架構的物理極限,導致網絡層級復雜化、時延與能耗攀升。這一論斷或引發(fā)對數據中心架構轉型的深度反思。

  行業(yè)共聚,驅動光通信生態(tài)進化

  OFC2025不僅是技術展示的舞臺,更是全球產業(yè)鏈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催化劑。從硅光子集成的底層技術迭代,到空天地海一體化的通信網絡布局,再到數據中心與AI算力基礎設施的再平衡,本屆大會將凝聚共識,為光通信行業(yè)的下一個十年提供關鍵決策參考。

  注:本文基于OFC2025官方發(fā)布信息撰寫,旨在傳遞行業(yè)動態(tài),不構成任何參會或商業(yè)建議。

  官網介紹:Plenary Session | OFC | https://www.ofcconference.org/en-us/home/program-speakers/plenary-session/

新聞來源:訊石光通訊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