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石光通訊咨詢網】在過去的十年里,光通訊行業(yè)應該重組的觀點總是定期地被提起。然而,目前行業(yè)結構仍然完好無損。現在,隨著電信業(yè)處于低迷狀態(tài),即將重組的言論再次被提出。
一個多月前,智能子系統公司Capella CEO Larry Schwerin分享了他關于重組的看法(詳見:光通訊行業(yè)更根本的重組已經開始了嗎?http://m.odinmetals.com/site/cn/News/2012/07/26/20120726061807083729.htm)。現在,Gazettabyte又訪談了幾位市場分析師,包括Heavy Reading的Sterling Perrin,Ovum的Daryl Inniss和Dell’Oro的Jimmy Yu,了解了他們對于重組的看法。
第二部分:分析師們的看法
Larry Schwerin相信光通訊行業(yè)的重組是不可避免的。光網絡分析師們同意Schwerin的大部分觀點,不同在于分析師們表示變化已經很明顯而且重組將是漸進的。
“這個行業(yè)已經不健康很多年了,”Heavy Reading高級分析師Sterling Perrin說。“運營商在這個供應鏈中處于強勢地位,他們所做的一切似乎也是正當的,但是系統商尤其是器件供應商們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Daryl Inniss,Ovum光器件研究實踐領導者,強調光器件層面正在發(fā)生變化。“光器件層面沒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供應商驅動該行業(yè)發(fā)展,或者說沒有一家光器件供應商會讓你說:這無疑是行業(yè)的領導者,”Inniss說。
一個行業(yè)典型的經驗法則是,這個行業(yè)的前三大需要擁有該行業(yè)三分之二到五分之四的市場份額,Inniss說:“這才是推動整個行業(yè)的市場領導者,其他公司只是擁有各自特點的專才。”但是缺乏這樣的市場領導者不應該被等同于缺乏變化或者光器件公司并沒有認識到有必要去改變。
“Finisar比以前的光器件公司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行業(yè)領導者,而其表現得也像一個市場領導者,”Inniss說。Finisar正在建設成為一個綜合性的一站式供應商,他說,剛剛合并的Oclaro-Opnext也在采取類似的措施成為一家垂直整合的企業(yè)。Finisar在2012年7月收購了以色列光放大器廠商RED-C光網絡。
Capella公司的Schwerin也想知道一些較小的系統供應商的長期前景。中國設備商華為和中興目前在該市場中的市場份額為30%,而在其他主要的設備供應商中只有阿爾卡特朗訊一家的市場份額是兩位數。剩下的市場份額被眾多的光 網絡設備商分割。“想想看,如果你在光網絡設備市場的份額只有5%或5%不到,這實在是不能支撐公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鑒于經營公司所需管理費 用),”Schwerin認為。
然而,Jimmy Yu,Dell’Oro集團光傳輸研究副總裁,則相信通才和專才系統供應商都有自己的作用,市場占有率不是評價公司經濟狀況的唯一指標。“一些設備商是健康的并且有很好的市場份額,”他說。“但是,當我在看這些更小規(guī)模的供應商,我覺得他們境況較好。”
Yu引用了ADVA光網絡和Transmode為例。這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都不到3%,但是他們屬于那些毛利率通常超過40%的最賺錢的系統公司。
革新
設備制造商也在收購光器件供應商中的專才。思科系統2010年收購了專業(yè)相干接收器公司CoreOptics,最近又收購了硅光子公司Lightwire。同時,華為2012年1月份收購了光子集成專家CIP技術。“這是收購戰(zhàn)略性的技術,以差異化產品和降低產品成本,而不是為了壯大銷售收入,”Perrin說。
“器件供應商創(chuàng)新的速度是一個問題,”Inniss補充道。器件供應商的創(chuàng)新不得不來自于系統設備商并非器件供應商的失敗,一款器件只有在被需要和及時提供的情況下才會被設備供應商接受。
Inniss同時也強調市場的本質正在發(fā)生變化。光網絡和運營商只是組成市場的一部分?,F在市場還包括企業(yè)、云計算和重要性越來越顯著的內容服務提供商比如Google、Facebook和Amazon等。這些內容服務提供商也購買器件和設備。“如果不只是看光網絡的話,這個市場就會大得多,”Inniss說。
華為就是一家將目標放在這些更廣闊的市場上的系統設備商,從器件到交換機,從消費者到數據中心核心。在某些領域,華為已經完成了從跟隨者到領導者的轉變,同時另一家中國設備商中興也在逐漸壯大和擴充市場份額。
此外,華為中興這些領先的系統供應商的崛起也將推動中國光器件廠商的興起。目前,中國光器件廠商還處于跟隨者的地位,但是Inniss預計在接下來的三到五年中,這種情形會改變,就如同系統層級一樣。
Perrin還注意到華為對企業(yè)和IT市場的巨大重視,同時也強調了幾個挑戰(zhàn)。
內容服務提供商有可能是一個市場,但是這個機會沒有傳統電信市場那么大。“系統供應商感到棘手的是,他們實在無法建立所有的產品線去迎合Google規(guī)格的同時也能銷售給BT或AT&T,”Perrin說。這就是說,系統公司不得不追逐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因為全球電信市場放緩如此顯著,他說。
Inniss預計大型光器件商將開始拉開(與其他器件商的)距離,盡管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的數字將顯著提高。
“這個市場就是這樣---他們(器件商)的毛利率還將繼續(xù)保持在35%,并且這已經到頂了,”Inniss說。但是,如果光器件商想提高他們的利潤率,他們將不得不投資電信以外的市場并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
“我喜歡思科或華為的主意,收購技術來內部使用,并將其作為實現差異化和創(chuàng)新的方式,而且接下來我們會看到更多類似的例子,”Perrin說。
因此,分析師們表示,供應鏈正在發(fā)生變化,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并非Capella公司的Schwerin所建議的從根本上的改變即將來臨。
“這是一個非常緩慢的調整過程;我不知道五年后會跟現在有什么不同,”Perrin說。“我只是不明白為什么有一些催化劑顯示市場將變得與兩年前有所不同。”
原文鏈接:http://www.gazettabyte.com/home/2012/9/16/optical-industry-restructuring-the-analysts-view.html
新聞來源:訊石光通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