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設備市場前景令設備制造商們目不轉睛,在經歷市場低迷時期后,明天又有什么樣的情況呢?據調查,目前,許多大型企業(yè)都有計劃逐步改變其計算機網絡的設備,開始規(guī)劃投入新的光通訊設備的建設。這些企業(yè)大多是提供金融方面服務的企業(yè),因為這些企業(yè)發(fā)現光網絡將在住戶間骨干連接、移動和無線接入服務、企業(yè)間的網絡連接等方面有新的應用,初期因設備成本投資過高,廠商們都尋求可降低成本并使計算機網絡簡單化的下一代設備的建置投資。
不過,雖然廠商都預期新應用市場的需求會帶動設備的需求成長,只是真正發(fā)生成長的效益卻會在2004年的后。由于設備投資的成本相當高,在經過前2年瘋狂投資的激情過后,資金的運籌力明顯降低許多,且國際設備大廠如Lucent、Alcatel、Nortel自2002下半年至今,并無發(fā)表新的投資動向,市場更沒有相當明確的需求出現,廠商勢必不輕言再投入資金。
不過目前的時間點似乎還探不出光通訊設備產業(yè)于2003下半年的變化為何,但可從骨干網絡進入城域網絡、局域網絡進入城域網絡兩方面,觀察光通訊設備市場的機會點。
(1)電信服務運營商角度從電信服務運營商的角度觀察,廠商初期的投入是看到市場具備一片光明遠景,然而當骨干網絡的建設完備后,實際的使用率僅有4%,對于運營商而言,將使用費用降低似乎不是增加營收的最好方法,因為從2001年到2002年的間,全球電信運營商家數成長113%,但總營收僅成長51%,明顯表示過多的運營商投入市場,卻因需求未如預期中增加而導致供過于求的現象發(fā)生。因此,在此壓力下,有些運營商于管理方面節(jié)省成本,最常做的方法即是減少人事成本支出(裁員)。然而調節(jié)人事成本對現有運營商而言,是因先期投入的資本過高但無法回收所導致的現象,但對新進運營商來說,無需承擔過去投資的成本,反而可以創(chuàng)造出多樣化的網絡服務方式。
(2)局域網絡角度觀點而從局域網絡的角度觀察,服務運營商的機會將來自于以太網絡(Ethernet)服務的需求逐漸增加,另外,企業(yè)于業(yè)務流通與資料備份用的存儲網絡的應用,仍會有持續(xù)成長的現象。不過決定的因素將在于局端與接入設備的管理,讓聚集不同形式的封包可以在一般的網絡建設下進行回路式的傳輸,所以在大城市地區(qū)網絡的建設,將是服務運營商后幾年著力經營的地方。
根據統(tǒng)計,全球數字用戶數在2002年時為36.5百萬戶,預計到2006年將超過120百萬戶?,F在于城域網絡的技術有NG-SDH與城域以太網絡兩種,或是兩種皆可通用的CWDM與DWDM,多重服務接入的結構,可使運營商在建設網絡結點時的數量減少,相對降低建置的成本。
所有的消息對光通訊運營商而言雖是利多,但根據調查統(tǒng)計發(fā)現,于服務方面的營收直到2007年的復合成長率僅2%,最大原因是為修配拆用舊設備的部件支出過高,加上在已制訂的國際協(xié)議服務的條約下,電信運營商對于價格的掌控議價度仍舊相當低,要賺取大量的利潤是相當困難。因此,服務運營商這幾年對于資本預算的支出一直縮減,想要有獲利的空間,運營商對于能提供客戶在加值服務方面的種類傾向多樣化、多元化,例如存取數據服務、管理企業(yè)內部局域網絡服務的使用等,增加服務內容、調整收費機制,預期在數據服務方面可增加運營商的營收。
另外,設備的需求多寡在光通訊產業(yè)中,并不如光器件來的敏感,也因此設備供應商所需承擔的風險除了制造成本高外,更怕判斷錯誤而損失慘重,隨著網絡泡沫化、電信舞弊案、全球景氣走下坡等影響,光通訊產業(yè)于2002年下半年可說是重重跌入股底,但眼看許多正在進入大幅建設的區(qū)域(如中國、中南美洲、東南亞),廠商預期其對光通訊各項設備的需求龐大,雖然近來光通訊相關產業(yè)的表現不盡理想,然而這只是由于全球通信設備大廠對光通訊市場過度樂觀,大舉擴產造成龐大庫存所致,并非產業(yè)基本面看壞,光通訊仍是未來幾年備受注目的焦點,而隨著需求的增加,產品的多樣性及復雜性將帶動廠商多元的發(fā)展方向。
新聞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